小鵬汽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攝
3月19日,小鵬汽車發(fā)布四季度財報。這家新勢力企業(yè)四季度財報表現有所改善,但2023年的整體表現仍處于較差的階段。具體來看,2023財年,小鵬汽車年度凈虧損為103.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3.6%。
在年中推出G6和改款G9后,小鵬汽車確實在銷量上有了更好的勢頭。但從毛利率上看,企業(yè)2023年毛利率僅為1.5%,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何小鵬在財報會上表示,將先求質,再求量。對于小鵬汽車來說,團隊將持續(xù)推動降本增效、渠道優(yōu)化創(chuàng)新、智駕技術升級等。
但對于小鵬汽車來說,職業(yè)經理人王鳳英的加入使小鵬汽車的性價比越做越好,這也成為了其中短期的競爭優(yōu)勢。但其核心標簽“智駕”,正在迎來華為的猛烈沖擊。
改革后產品力提升但全年虧損難挽救,四季度勢頭能否保持仍需觀察
在持續(xù)走低數個季度后,小鵬汽車的財務狀況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來回暖。得益于G6與G9的熱銷與大規(guī)模交付,企業(yè)2023年四季度總收入130億元,環(huán)比增加53%;毛利率達6.2%,環(huán)比提升8.9個百分點;汽車毛利率(即汽車銷售毛利潤占汽車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為4.1%,環(huán)比提升10個百分點。
小鵬汽車銷量 圖/Wind
小鵬汽車凈利潤
銷量方面小鵬汽車也實現了60158輛,較2022年同期的22204輛增長171%,較2023年第三季度的40008輛增長50%。同時,企業(yè)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定期存款為人民幣457億元(64.4億美元),較2023年第三季度凈增92.2億元。
小鵬汽車銷售凈利率
企業(yè)在四季度確實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也意味著自2022年10月起小鵬汽車的架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王鳳英這位職業(yè)經理人的到來也確實讓小鵬汽車有了更好的銷量成績。但這樣的成績是否可持續(xù),仍要觀察。
小鵬汽車銷售毛利率
縱觀2023年全年,小鵬汽車的成績可謂慘淡。2023財年,小鵬汽車年度凈虧損為103.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3.6%;汽車毛利率為-1.6%,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5%,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汽車毛利率為負,意味著2023年小鵬汽車的汽車銷售毛利潤都是負數,更意味著在不考慮研發(fā)投入、一般性經營支出等數據后,小鵬每賣一輛車,都在虧損。
對于小鵬汽車來說,持續(xù)性的虧損何時能迎來盈利的“曙光”,仍然是個難題。
何小鵬財報會判斷淘汰賽正式開始,多項舉措迎接挑戰(zhàn)
在公布財報數據后,何小鵬出席了3月18日的財報電話會,并分享了更多小鵬汽車的發(fā)展戰(zhàn)略。
何小鵬判斷,2024年-2027年,智能電動車的淘汰賽正式開始。小鵬汽車將進入未來3年推出10多款全新車型的大產品周期,加上全球化和升級改款車型,總計發(fā)布的車型數量將達到30個。
渠道升級方面,何小鵬稱2023年已淘汰130家門店,并引入160家經銷商伙伴。新增覆蓋40個三線甚至更低的城市。2024年品牌將加速下沉,預計三季度門店擴張至600家。同時,企業(yè)將啟動創(chuàng)新的經銷商合作模式,做半個月的庫存計劃,管控庫存水平,避免傳統(tǒng)經銷商銷售模式的弊端。
何小鵬與王鳳英既要通過渠道開源,也要通過平臺化研發(fā)和規(guī)模效應節(jié)流。據悉,通過平臺化研發(fā)和規(guī)模效應,小鵬汽車預計降本將超過25%(對比2023年二季度)。
在戰(zhàn)略投入方面,小鵬汽車將于北京車展期間推出10萬-15萬價格區(qū)間的品牌,品牌旗下產品將配備高級別輔助駕駛能力。首款產品定位為A級純電動車,預計三季度上市交付。年內小鵬汽車主品牌也將有一款新車發(fā)布。
在智能化領域,小鵬汽車將加大對AI的長期投入,引入國際化能力的AI領軍人才。何小鵬表示,預計年內實現AI智駕大模型量產上車。
此外,何小鵬預計2024年下半年,小鵬汽車的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硬件成本將下降百分之五十。
華為要爭小鵬曾經的“智駕一哥”,比虧損更可怕的是“泯然眾人”
在迅速變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車賽道上,小鵬汽車仍然面臨重重挑戰(zhàn)。
很多高管、媒體人都曾表示:相比于被批評,一個品牌可能更怕被遺忘。高合汽車爆雷,雖然凄慘,但關注度高,仍然在依靠直播帶貨賺錢。但如果提起愛馳、天際、博郡這些出局的品牌,消費者是否記得呢?對于這些品牌來說,他們可能連直播帶貨的機會都沒有。
對于小鵬汽車來說,雖然G6和G9的性價比引來喝彩,但其最原本的標簽“智駕”,正在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被超越,小鵬汽車可能會失去核心競爭力。3月16日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公開發(fā)言中表示,“過去在智能泊車、智能駕駛方面,國內車廠做得最好的是何小鵬,但是華為來了以后,要改寫這個行業(yè),我們的ADS高階智能駕駛被公認為用戶體驗最好的?!?/p>
小鵬汽車的智駕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曾經在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提起智駕,消費者認知中除了特斯拉就是小鵬汽車。但如今,華為合縱連橫,其智能駕駛已陸續(xù)在長安阿維塔、北汽極狐等品牌上應用。車企甚至在以使用華為智駕為榮。
在眾多企業(yè)一起為華為智駕吆喝的時候,小鵬汽車的聲量就略顯弱勢。而在資源體量上,專注汽車的小鵬也與華為的體量有一定差異。雖然小鵬汽車稱已在全國200個城市推出城區(qū)輔助駕駛,但網絡上的傳播并不出圈。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華為有錢有資源,在智駕上投入很大,但小鵬汽車確實是在有限的資源里,盡量保持智能化的領先。
汽車分析師凌然認為,小鵬汽車在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以智駕為標簽,但華為的強勢入場確實會對其聲量與地位產生影響。
雖然王鳳英加入小鵬汽車后做了很多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保住“智駕一哥”的寶座,或者讓人們更好地認知小鵬智駕的優(yōu)秀表現,是一道不可跳過的考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