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近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宣布解除“禁航令”,郵輪可有條件復航,為行業(yè)復蘇帶來了一絲曙光。然而在大小郵輪公司艱難求生同時,消費者的信心能否恢復,將是一個更為艱難的挑戰(zhàn)。


當?shù)貢r間10月30日,美國CDC終于解除郵輪運營禁令,通過“有條件航行框架”,分階段測試運營,以保障郵輪安全有序恢復航行。停航近8個月后,全球最主要的郵輪旅游市場終于有望復蘇,成為行業(yè)一大利好。相關(guān)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郵輪公司當日股價應聲上漲。11月2日,除皇家加勒比外,嘉年華郵輪與諾唯真郵輪的股價雙雙迎來下跌。


不過,即便“禁航令”已解除,嘉年華、皇家加勒比、諾唯真等郵輪公司依然取消了截至12月31日的北美航次,北美郵輪市場復蘇時間依然是未知數(shù)。


有機構(gòu)分析師指出,此次疫情對郵輪產(chǎn)生的影響是與過去難以相比的。疫情影響的不是一艘船而是整個行業(yè),加之輿論發(fā)酵,可能導致長期需求下降。疫情陰霾下,本次CDC的決定將不太可能成為郵輪行業(yè)復蘇的轉(zhuǎn)折點。薈郵輪CEO楊明偉也表示,目前郵輪行業(yè)復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游客信心的恢復,而這一問題只能靠時間解決,一旦某個航次再出現(xiàn)疫情,后果將十分嚴重。


另一方面,反復的疫情也成為阻礙郵輪復蘇的關(guān)鍵因素。10月17日,嘉年華集團旗下德國郵輪公司AIDA宣布復航。然而僅兩周后,受歐洲新增病例影響,德國政府決定采取措施保障公眾健康安全,AIDA也因此宣布取消10月31日-11月30日的航次。


而在亞太方面,在經(jīng)歷數(shù)次試航后,11月2日,一艘名為“Nippon Maru”的郵輪從日本神戶港出發(fā),前往千葉縣的立山港。據(jù)稱,這是日本自2月以來首次恢復郵輪運營。而皇家加勒比、星夢郵輪也于日前宣布部分恢復新加坡航線。


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