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擴張中的民營光伏龍頭晶澳科技出現一筆資產出售。


晶澳科技(002459.SZ)12月9日晚間公告顯示,公司擬將持有的北屯海天達光伏發(fā)電有限公司(“北屯海天達”)100%股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海天達光伏發(fā)電有限公司(“和布克賽爾海天達”)100%股權、新疆九州方園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九州方園”)100%股權轉讓給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中核匯能”),轉讓價格分別為2900萬元、4500萬元、21460萬元。轉讓完成后晶澳科技不再持有上述三家公司股權,上述三家公司將不再納入晶澳科技合并報表范圍內。 


據悉,晶澳科技此次擬轉讓的三家公司所擁有的光伏電站并網容量合計為110MW。除新疆九州方園外,北屯海天達與和布克賽爾海天達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晶澳科技目前正在運營的產生對外售電收入的電站項目合計裝機量約440MW,此外,在國內有三個在建“平價上網”光伏電站項目,項目容量約為480MW,建成后有望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自持光伏電站規(guī)模,持續(xù)貢獻穩(wěn)定的收益。


晶澳科技的交易對手中核匯能為中國核電(601985.SH)全資子公司,后者則由央企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中核集團”)控股。


就此次交易,晶澳科技表示,出售上述三個電站項目,通過出售補貼電站資產,利用回籠資金,開發(fā)建設平價電站,將使資產運營更加高效化,符合公司發(fā)展光伏電站的開發(fā)、持有、轉讓的業(yè)務模式。同時,出售既有補貼電站,相當于提前回收拖欠的補貼資金,整體改善公司電站業(yè)務的現金流狀況。此次轉讓預計增加公司2021年凈利潤約1.6億元。


去年11月,晶澳科技亦曾出售下屬光伏電站,以4.76億元的總對價將位于甘肅與內蒙古的三家光伏電站轉讓給國家電投集團下屬企業(yè)。


2021年三季報顯示,晶澳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260.97億元,同比增長56.32%;歸母凈利潤為13.12億元,同比增長1.62%。


晶澳科技為老牌光伏企業(yè),由河北企業(yè)家靳保芳創(chuàng)立于2005年,是高性能光伏產品制造商,產業(yè)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曾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在光伏中概股回歸潮之下,靳保芳推動晶澳回歸A股,并于2019年11月通過重組天業(yè)通聯成功登陸國內資本市場。作為晶澳創(chuàng)始人的靳保芳憑借晶澳科技的持續(xù)擴張,身價一度高達190億元,不僅是邢臺首富,還是光伏行業(yè)身價最高的富豪之一。


去年年末,晶澳科技遭遇突發(fā)事件,靳保芳于2020年11月被平度市監(jiān)察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立案調查、留置。今年4月16日,晶澳科技公告稱,公司接到靳保芳通知,監(jiān)察機關已解除對其留置措施,靳保芳恢復正常工作。事件之后,晶澳似有加快內部交接動向,靳保芳之女靳軍淼于今年6月入股了原由靳保芳夫婦持股的寧晉縣晶泰??萍加邢薰荆摴緸榫О目萍伎毓晒蓶|。7月,靳軍淼再度入股靳保芳另一重要產業(yè)晶龍集團。


今年下半年,晶澳科技持續(xù)擴張擴產。


8月下旬,晶澳科技公布定增預案,擬募資50億元,將其中32億元投向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20GW單晶硅片項目,將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另將3億元用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研發(fā)中試項目。


晶澳科技稱,實施上述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20GW單晶硅片項目,將加速公司優(yōu)勢產能擴張,匹配自身下游的電池/組件產能,提升公司一體化盈利能力。


11月17日,晶澳科技公告稱,其與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政府、遼寧省朝陽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于遼寧省朝陽市投資建設“晶澳朝陽綜合新能源產業(yè)基地”,具體包括擬建設年產5GW的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及配套裝備產業(yè)基地項目以及2GW風光電站大基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約為人民幣100億元。


12月10日,晶澳科技報收92.11元/股,漲4.55%。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李銘


聯系郵箱:zhuyuey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