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
7月15日,2025新京報貝殼財經(jīng)之夜“2025,年輕人在想什么”在上海舉行。年輕人喜歡的網(wǎng)絡熱梗是否會消解語言深度?面對職業(yè)選擇,年輕人究竟是保守還是冒險,理性還是感性?年輕人未來會沉迷于虛擬世界嗎?在圓桌環(huán)節(jié),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作為“青年生活方式解碼者”,以幽默犀利的見解,為年輕人精神世界精準“把脈”。他表示,當AI能計算一切,直覺將成為年輕人最后的護城河;當快樂唾手可得,痛苦才是觸摸命運天花板的鑰匙。
網(wǎng)絡熱梗:年輕人的身份篩選機制
當“零糖社交”“電子羽絨服”“智性娛樂”等網(wǎng)絡熱梗在日常交流中頻繁出現(xiàn),有人憂心忡忡:這是否在消解語言的深度?
“現(xiàn)在大學老師也蠻‘悲催’的,不在課堂上玩幾個梗,這課進行不下去!”許紀霖教授卻亮出“梗學研究者”身份,他坦言自己每兩周就要“系統(tǒng)性”學習網(wǎng)絡新梗。
在他看來,熱梗實際上是一種新文化,更像是一套密碼系統(tǒng)?!澳苈牰?、玩得起,就會同頻共振,這是年輕人的一種全新身份篩選機制?!边@種文化背后,還蘊含著年輕人對不確定性的喜愛,就像抽盲盒一樣,熱梗的模糊與多義性恰恰滿足了這種心理需求,“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氣質(zhì)?!?/p>
許紀霖進一步指出,玩梗文化其實是由脫口秀等當下熱門娛樂形式帶起來的。他表示,不妨以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這種現(xiàn)象,“百年前白話文也曾被視為洪水猛獸,很多人難以接受它登上高雅雜志。然而,如今白話文已經(jīng)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形式?!?/p>
“不妨暢想一下,若干年后,當玩梗的年輕人成為社會主流,今天這套語言會不會像當年的文言文一樣過時?”他認為,網(wǎng)絡熱梗文化或許“可以被視為一場新的白話文運動,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語言的表達方式和社會的文化生態(tài)?!?/p>
“志業(yè)”選擇:AI時代直覺比理性更靠譜
當考公熱引發(fā)“年輕人是否過于保守”的爭論時,許紀霖表示,他非常羨慕當下年輕人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人生,“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是被命運選擇,而不是自己選擇命運?!彼J為,這個時代更加開放,對年輕人也更加友善?!皩嶋H上,年輕人追求的并非僅是‘職業(yè)’,而是‘志業(yè)’,是一份與內(nèi)心志向契合的事業(yè)?!?/p>
“理性計算未必靠譜,像戀愛一樣,一眼看中的直覺反而更準確。”許紀霖打了個比喻,指出理性選擇固然重要,但在最初的選擇中,直覺往往更為關鍵。在他看來,那種經(jīng)過理性計算過的愛情,一定不是真愛;同樣,在最終找到一份心儀的職業(yè)時,一定有非理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拔也⒉环穸ɡ硇詢r值,但激情是職業(yè)選擇的原動力?!彼袁F(xiàn)場的青年代表為例,相信對方選擇新農(nóng)事業(yè)的最初動力,正是源于內(nèi)心的激情,而非單純的理性計算。
同時,許紀霖也強調(diào),激情的選擇需要經(jīng)過理性的論證?!耙粋€人若缺乏直覺,便沒有真正的自我?!彼麖淖约旱娜松?jīng)驗中得出結(jié)論,直覺往往是準確的,“在AI時代,理性計算人比不過機器,最終最靠譜的恰恰是自我的心靈直覺?!?/p>
虛擬世界的“電子羽絨服”終需大地暖身
當AI技術(shù)狂飆突進,年輕人會更深地沉溺于虛擬關系嗎?
“有人屬于天空,活在抽象世界;有人屬于大地,扎根現(xiàn)實土壤?!痹S紀霖給出精妙劃分。在當下,許多年輕人沉迷于虛擬世界,比如通過玩梗、與二次元角色互動等方式來獲得情緒價值。他認為,有些年輕人可能覺得現(xiàn)實中壓力大,于是為自己打開虛擬世界。
“然而,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系是身體關系,而AI只能提供虛擬的抽象關系。”許紀霖并不認為AI的發(fā)展,會加劇年輕人對虛擬關系的沉迷。他以論壇現(xiàn)場互動為例,指出此刻大家之間的互動是有氣場的,這種氣場則是通過身體傳遞的,很難被虛擬關系所替代。“就像網(wǎng)課無法取代真正的課堂,因為缺乏這種身體的互動和氣場?!?/p>
“身體互動傳遞的能量無法虛擬。AI技術(shù)越發(fā)達,我們越渴望‘在場’的體驗——就像今天,為什么我們要面對面坐在這里?就是因為這種現(xiàn)場不是抽象的,它是屬于大地的?!痹S紀霖說。
在“淺層生存”中打撈“深刻”
在當今時代,信息爆炸,變化迅速,年輕人每天接收大量的訊息。因此,有人評價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好像活在表層,只追求瞬間的情緒價值。
對于“年輕人活得淺”的質(zhì)疑,許紀霖認為,今天的年輕人的確喜歡生活在表層,這里的“表層”意味著年輕人更注重情緒價值,追求情緒消費和情緒交往。對此,他表示理解,年輕人面對壓力時,選擇“輕資產(chǎn)運行”“輕交往”,不再追求深度的情感關系,而是尋找各種“搭子”,這種情景性的關系讓他們感到輕松。同時,他們也追求瞬間的情緒快樂,而不是長期的情感投入。
不過,許紀霖對年輕人有著更高的期待。他指出,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有善心、倫理道德以及更深刻的情感?!叭瞬粌H追求情緒價值,還追求更深刻的情感體驗。痛苦使人深刻,快樂使人膚淺,而最偉大的作品往往是在痛苦之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p>
“年輕人,不妨試試沉重?!痹S紀霖表示,雖然年輕人現(xiàn)在喜歡生活在表層,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深度。他鼓勵年輕人不要總是追求瞬間的快樂,而是嘗試去探索自己的命運天花板,“雖然人都想避免痛苦,但最深刻的一種快樂卻是和痛苦有關?!彼詯矍楹椭緲I(yè)追求為例,指出沒有痛苦就沒有成功。
“逃避深刻情感,可能是在逃避觸碰命運的天花板?!?許紀霖提醒,那些不敢經(jīng)歷的痛苦,可能正鎖著命運給你的禮物,“年輕人應該在痛苦中成長,因為快樂永遠是屬于孩子的?!?/p>
新京報貝殼財經(jīng)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