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西曬房因夏季午后陽光直射導致室內悶熱問題,在傳統(tǒng)購房和租房觀念中飽受爭議,一直被視為購房或租房的“冷門賽道”。然而,近年來,西曬房卻在年輕人群體中悄然走紅,意外成為實現“落日自由”的寶藏選擇。
西曬房成早出晚歸年輕人生活中的“治愈角落”
近日,西曬房的夕陽美景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許多年輕人分享自己在家中拍攝的夕陽照片,配上溫馨的文字,記錄下生活中的小確幸。這些照片不僅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點贊和評論,也讓更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西曬房的價值。
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中,早出晚歸成為眾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tài),他們與太陽的“作息”頻繁錯位。如今西曬房憑借自身獨特優(yōu)勢,悄然成為年輕人下班后的“治愈角落”,為他們的疲憊生活注入溫暖力量。
據貝殼找房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來,雙井區(qū)域的華騰園、九龍花園、百環(huán)家園等小區(qū)的西曬房成為成交主力戶型,主要購房群體為在國貿、大望路區(qū)域工作,以及東西城日常需搭乘7號線通勤的剛需人群。2024年,上述各小區(qū)西曬房成交量均突破百套,深受年輕購房者青睞,已然成為此類購房群體的“心頭好”。
日前,在一天下午六點左右,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來到九龍花園小區(qū),實地感受西曬房的居住體驗。從樓外望去,九龍花園小區(qū)南北樓棟均已不見陽光蹤跡,而西面樓棟卻依舊鋪滿陽光,宛如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隨后,記者走進采訪了該小區(qū)業(yè)主王女士,“這個點推門進來,屋里還是亮堂堂的,感覺特別亮堂溫馨?!蓖跖恐钢湓趬ι系年柟鈱τ浾哒f,“春秋天和冬天,這西曬真是寶貝。可一到夏天,屋里跟個大烤箱似的,悶得慌。中午十二點以后陽光直愣愣照進來,地板、墻面都燙手,空調得可勁兒開?!?/p>
價格具有相對優(yōu)勢,西曬房買家多為“剛需族”
對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經濟壓力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下,找到一個性價比高的居住空間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西曬房因其價格相對較低,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
據貝殼找房2025年1-6月成交數據顯示,九龍花園小區(qū)共成交36套,其中西、西北和西南朝向房源成交14套,占比超過39%。當前在售房源中,一套位于4層、面積為104.4平方米的西南向兩室一廳,掛牌價同樣為529萬元,單價約為5.1萬元/平方米;此外,還有一套南北通透的5樓兩居室,面積96.65平方米,掛牌價為560.57萬元,單價則升至約5.8萬元/平方米。
貝殼找房工作人員介紹,西向房源價格相對南北向確實較低,不過具體價格還受樓層、戶型和位置等因素影響。
比如,在華騰園西南向兩居室同戶型房源中,一套位于19樓的西南向兩室一廳,面積為105.65平方米,掛牌價為690萬元;而另一套位于6樓的西南向兩室一廳,面積稍大為106.55平方米,掛牌價則為630萬元。百環(huán)家園一套西南向、22層、95.8平方米的房源掛牌價為529萬元,單價約5.5萬元/平方米;而該戶型中間層近期最終成交價在510萬-520萬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朝向等因素帶來的價格差異并非雙井區(qū)域獨有。以海淀區(qū)五道口、學院路等區(qū)域為例,根據貝殼找房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區(qū)域西向房源購房者基本都是周邊上班的,或者是為了孩子能在附近上學來陪讀的。雖說學區(qū)屬性不算特別強,但總價相對較低,交通、醫(yī)療、周邊商圈等配套也都挺方便。最近年輕人買得挺多的,屬于典型的“剛需上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小區(qū)內,不同的西曬房源的掛牌價也存在明顯差異。通過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此次走訪發(fā)現,并非所有西曬房都能讓住戶享受到“落日自由”,實際體驗差異主要取決于三大因素:首先是戶型設計,落地窗和陽臺布局直接影響采光效果;其次是周邊遮擋情況,前排建筑的高度和距離會大幅削弱西曬時長;最后是樓層位置,中高樓層通常比低樓層獲得更充足的陽光照射。
西曬房的“逆襲”反映出年輕人居住需求的變化。雖然很多西曬房有著獨特的落日美景和價格優(yōu)勢,但實際體驗存在差異。對于有購買或租賃西曬房意向的年輕人來說,在享受其優(yōu)勢的同時,也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盲目跟風,做出更為理性、明智的決策。
采寫、視頻制作/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寇德娜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