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來了。


5月20日,寧德時代以每股263港元的價格在香港開始交易,成為首家在A股和H股上市的鋰電企業(yè)。截至9時31分,寧德時代股價報292.4港元,上漲11.18%。


寧德時代此前在公告中多次提出,此次香港上市是推進公司全球化戰(zhàn)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平臺的關鍵一步。寧德時代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曾毓群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寧德時代不只是一家電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統(tǒng)解決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


盡管上市過程高效且市場熱情高漲,但寧德時代背后還是隱藏著業(yè)績增長乏力的隱憂。2024年年報顯示,寧德時代全年營收同比下滑9.7%,為A股上市以來首次年度營收負增長。同時,國內車企加速“去寧化”,寧德時代市場占有率下滑,面臨來自比亞迪、國軒高科等競爭對手的激烈挑戰(zhàn)。


盡管寧德時代通過港股上市募集的資金重點用于海外擴張,但海外市場同樣競爭激烈,其境外營收同比下滑,儲能電池出貨量全球市占率也有所下降。


在鋰電行業(yè)深度調整期,寧德時代需直面業(yè)績壓力、市場競爭與全球化戰(zhàn)略的考驗,“寧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資本狂歡”背后營收增長乏力


作為年內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新股發(fā)行案例,寧德時代港股上市進程以罕見高效率落地。自今年2月中旬啟動赴港上市申請程序,至5月下旬完成主板掛牌,全程僅歷時98天,刷新中概股在港股上市的速度紀錄。


在認購端,市場熱情遠超預期:散戶申購倍數(shù)突破120倍,機構端凍結資金規(guī)模逾2800億港元,創(chuàng)下本年度港股IPO市場第三大認購紀錄。


然而,此次“資本狂歡”的背后,寧德時代的業(yè)績卻顯露出疲態(tài)。寧德時代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3620.13億元,同比下滑9.7%,這是公司自2018年A股上市以來首次年度營收負增長。


對于營收下滑原因,寧德時代稱,由于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收下降。除此之外,純電動乘用車的增速趨于平緩,再加上國內二線動力電池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受到了沖擊,也是背后原因之一。


2024年,寧德時代的核心業(yè)務中,動力電池系統(tǒng)、儲能電池系統(tǒng)的營收分別同比下降11.29%和4.36%,電池材料及回收下滑14.59%。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的電池礦產資源業(yè)務更是大幅下滑28.98%,這項業(yè)務的毛利率也下降了11.33個百分點。


車企“去寧化”,市占率下滑


2022年7月21日,時任廣汽集團董事長的曾慶洪公開吐槽稱現(xiàn)在動力電池成本占汽車總成本的60%,“我們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這些年來,“寧王”幾乎一家獨大,但鋰電同行們從未放緩追趕它的腳步,并取得了不少成效。


5月12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發(fā)布最新數(shù)據,今年4月寧德時代的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的市場占有率為39.44%,環(huán)比下滑2.94%。相比之下,比亞迪的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的市場占有率為26.35%,環(huán)比上漲1.83%。盡管只是1-2個百分點的改變,卻反映出競爭對手不斷逼近的事實。


在今年5月8日的業(yè)績說明會上,國軒高科稱,公司與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奇瑞、零跑、長安等主流車企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產品配套逐步向中高端滲透,單車帶電量顯著提升。


寧德時代與這些競爭對手也有“摩擦”。中創(chuàng)新航近年來不斷加深與小鵬、奇瑞等企業(yè)的合作。2024年1月,寧德時代公告稱,公司起訴了中創(chuàng)新航和杭州鵬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侵犯其二次電池的頂蓋組件和相關發(fā)明專利,提出高達9100萬元的知識產權侵權索賠。


整體而言,中創(chuàng)新航等競爭對手通過各種方式搶占市場,車企也在降低對寧德時代的依賴,“去寧化”將成為寧德時代必須要面對的局面。


“寧王”能否保住“王座”


寧德時代方面表示,此次港股募資所得的大部分資金將投向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進一步提升本地化供應能力。


目前,寧德時代的境外、境內市場占比大約是3:7,2024年境外市場帶來30.48%的營收,境內市場帶來69.52%的營收。不過,2024年境外市場營業(yè)收入同比下滑15.77%。


寧德時代2024年和2023年的年報分別顯示,其儲能電池出貨量全球市占率從40%下滑到了36.5%。隨著國內品牌不斷崛起,“寧王”的市場份額正被蠶食。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除了寧德時代,其他同行也在進行全球化戰(zhàn)略布局。國軒高科稱,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新增多個國際客戶項目,海外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提升。2024年,國軒高科的海外收入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10.05億元,同比大增71.21%,占總營收比重提升至31.09%。


在業(yè)內看來,寧德時代的港股上市既是全球化野心的體現(xiàn),也是增長瓶頸下的必然選擇。如今鋰電行業(yè)周期下行、同行奮力追趕,寧德時代也面臨著能否保住“王座”的考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