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過年,餃子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除夕、大年初一、初五,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營養(yǎng)相對全面,合理調(diào)制餡料,尤其是糖尿病、痛風、減肥等人群,選擇適合自己的餡料,不僅能夠享受美味而且更為健康。


蒸煮比煎炸更健康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營養(yǎng)科醫(yī)生魏幗介紹,餃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屬于主食,它含有糖類、維生素等,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餃子餡大多為蔬菜和肉類,肉中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蔬菜中則有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等,這種搭配非常合理。此外,菌類、海鮮、雞蛋、魚類等也均可入餡,使餃子的營養(yǎng)更多樣化。


“很多人在調(diào)制餡料時額外添加油脂,會導致油脂含量過高;有的人在餡料中添加蠔油、味精等調(diào)味品,會導致鹽分過高?!蔽簬教嵝?,調(diào)餃子餡盡量多放蔬菜、少放肉,肉不要太肥,少油、少鹽,用煮或蒸的方法,避免煎、炸的烹飪方式。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風濕科醫(yī)生韋尼指出,口腔、食道等消化道的耐受溫度為50℃左右,剛出鍋的餃子溫度更高,為防止消化道黏膜燙傷、潰爛,餃子煮熟后一定要晾一會兒再吃。


特殊人群餡料推薦


不同的餡料搭配在營養(yǎng)方面會有些許差別,不同人群側(cè)重點不一樣,選擇的餡料也不一樣。魏幗、韋尼兩位專家為特殊人群推薦幾款營養(yǎng)又美味的餃子。


糖尿病人群:胡蘿卜牛肉水餃、菌菇玉米豬肉水餃


糖尿病人群在挑選餃子餡料時,最好選擇包含胡蘿卜、玉米、山藥、南瓜等含淀粉的“類主食”蔬菜,來增加淀粉的攝入量,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同時增加一些涼拌菜,最好是綠葉蔬菜,這樣既能提高飽腹感,又可以平穩(wěn)餐后血糖,還能增加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攝入量。


痛風患者:韭菜雞蛋水餃、胡蘿卜雞蛋水餃


以蔬菜類和蛋為主要原料的素餡餃子是痛風患者的最佳選擇,素餡餃子整體嘌呤含量低,適當加入橄欖油即可,如韭菜雞蛋餡餃子、胡蘿卜雞蛋餡餃子。也可以選擇葷素搭配的餃子餡兒,最好一份“酸性”肉與兩至三份“堿性”蔬菜相搭配。肉應(yīng)選用九分瘦肉,以家禽白肉為主,少用牛羊紅肉或海鮮肉。


減肥人群:鮮蝦水餃、魚肉水餃、豆腐水餃


豬肉等畜類制作成的肉餡,為保證口感,大都會添加一定比例的肥肉糜,而雞蛋在制作餡料的時候需要提前用油炒制,這些都需要控制總能量,對減少脂肪攝入的人群不利。魚蝦類和豆腐本身就是脂肪含量較低的食材,在制成餡料過程中基本沒有增加額外的油脂,相對健康一些。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