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3個世界睡眠日,主題為“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

泡腳、點香薰、播放一段定時白噪音,再戴上蒸汽眼罩……這是王蕾每天睡前的必備動作。然而,每天躺上床后,王蕾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入睡,“褪黑素對我已經沒有什么效果了,有時吃兩顆也睡不著?!?/div>

王蕾所說的褪黑素是不少失眠者常用品。為一夜好眠,從耳塞眼罩、香薰精油到助眠乳膠枕,平均每個月王蕾要花300多元來“續(xù)命”。

在中國,年輕人的睡眠焦慮,即將撐起一片萬億級規(guī)模的“睡眠經濟”市場。

硬件和軟件應運而生。頭豹研究院的報告將睡眠經濟劃分為三大板塊,家居硬件、助眠APP和輔助類產品,其中家居硬件為主導產業(yè)。

涉足的主體,有喜臨門、夢百合、慕思股份這類以床墊為主導家居品牌,還有像華為、蘋果、小米這樣的科技企業(yè)生產出受年輕人追捧的智能穿戴設備,甚至華熙生物、可口可樂、娃哈哈等也推出助眠功能飲品來吸引消費者。

失眠者的入眠賬單

為一夜好眠,馬小桃已經在“助眠”花了近10萬元。每天必備的蒸汽眼罩、再加上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還有高價入手的智能床墊和按摩椅。

馬小桃給記者介紹了這款售價超4萬元的智能床墊,不僅可以調節(jié)高度軟硬還可以加熱,“雖然舒服,但無法從根本解決我的失眠”。

除了促進睡眠的保健品,程昌的“入眠賬單”里,常備的耳塞、眼罩、香薰精油等“輔助設備”也一應俱全。為了監(jiān)測自己的睡眠,程昌還特意花了1499元買了個睡眠儀。

對付失眠,王蕾買過書、聽過付費的保健講座,還辦了各大網站的會員,每晚,王蕾都在喜馬拉雅聽完一段白噪音、舒緩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在喜馬拉雅APP,以“助眠”為關鍵詞搜索,不乏播放量過億的聲音專輯,涵蓋自然白噪音、純音樂、故事相聲等多種類型。

在豆瓣上,有上百個活躍的失眠小組。在“睡吧–和失眠說再見”小組里,一年的時間里,小組成員漲了1萬多人。小組內容分為,求助,評估,分享三個板塊,所有的帖子都是關于睡眠的問題:如何調整困感的時間,產后失眠求助,一直睜眼到凌晨四點怎么辦。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 》數據顯示,國民睡眠健康不容樂觀,超3億中國人存在睡眠障礙,平均睡眠時長7.06小時,比十年前的85小時,縮短了1.44小時,入睡時間也晚了兩個多小時。其中,90后、95后的睡眠問題更顯嚴峻。睡不夠、睡不好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普遍痛點。

花錢買睡覺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購買過助眠產品的人群中年齡為22-40歲的人群占比為84.3%。艾媒分析師指出,預計在21世紀高強度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下,未來睡眠經濟的消費主體將繼續(xù)呈現年輕化趨勢。

記者在淘寶搜索關鍵詞“助眠”,出現的褪黑素、助眠軟糖、助眠貼、助眠精油等助眠產品不計其數,不少商家還打出“挑戰(zhàn)1分鐘入睡”“挑戰(zhàn)一貼秒睡”等廣告。

在睡眠經濟的影響下,哄睡師成為新職業(yè)……睡不著的人通過平臺購買哄睡服務,而哄睡師則按照約定采用唱歌、講故事、讀電臺等方式幫助客戶入眠,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一個小時不等。

睡眠經濟,品牌發(fā)展新藍海?

年輕人的睡眠焦慮,正撐起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睡眠經濟市場。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guī)模已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44.42%;預計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艾媒咨詢的報告為睡眠經濟下了定義:睡眠經濟是指睡眠質量差或失眠等有睡眠障礙的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經濟。

涉及床具、床墊、睡眠紡織品、功能家紡、枕具、健康睡眠系統、改善睡眠保健品、助眠用品、助眠食品、睡眠醫(yī)療、睡眠科技研發(fā)、睡眠服務等領域。

基礎睡眠健康賽道是最早形成的睡眠賽道。該領域包括以床墊、枕頭等寢具產品為主的企業(yè),聚集了包括上市公司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夢百合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慕思股份等主要從事健康睡眠系統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家居企業(yè),其主要產品包括中高端床墊、床架、床品等。

在床品領域主打睡眠的上市公司還包括趣睡科技、麒盛科技等。趣睡科技是一家擁有自有品牌“8H”的科技創(chuàng)新家居互聯網零售公司,其主營產品為床墊、沙發(fā)等家具類產品以及枕頭、被子等家紡類產品。

去年9月,麒盛科技發(fā)布公告稱,將出資近6億元參與設立睡眠數字療法基金,主要投資于睡眠數字療法的新興技術產業(yè)公司及生態(tài)相關的其他優(yōu)質公司。麒盛科技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健康睡眠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應用。

輔助睡眠健康也在迅速發(fā)展,除了用于輔助睡眠的藥物和保健品,各種睡眠監(jiān)測設備及軟件也集聚其中。蘋果、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yè)生產出包括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睡眠帶及貼片等各種智能穿戴設備。

在功能性食品領域,2021年,華熙生物宣布推出品牌“黑零”,將GABA(γ-氨基丁酸)與玻尿酸結合,打造的睡眠飲產品全網累計銷量超200萬袋。

不僅如此,在睡眠成為問題的前提下,如何減少熬夜的損耗也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話題。在此背景下,熬夜類產品開始出現在市場之中,熬夜類的茶飲咖啡、飲料、保健品、食品紛紛出現。

記者注意到,同仁堂、王老吉、一整根等茶飲品牌和老字號也紛紛加入“熬夜養(yǎng)生局”,推出“熬夜水”,其主要用蜂蜜、人參、紅棗、枸杞、桂圓肉等制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柳寶慶